更新

2024-03-14

经历三十年的风雨砥砺,从最初的“三无”

中国广告教育自1983年以来,经历三十年的风雨砥砺,从最初的“三无”(无教材、无课程体系无教师队伍)到由少及多,从量的增长到质的发展,每一步都饱含着一代人的努力和开拓。中国广告教育也呈现出厦门大学模式、中国传媒大学模式、武汉大学模式、北京大学模式、上海师范大学模式、深圳大学模式等(郑欢,2008),本科、硕士、博士人才培养层次完整,每年为广告业界和企业等输送了大批人才。但大学教育与广告专业的属性之间,始终有许多解不开的疑虑和困惑。大学教育是培养通才,还是专才,是培养人才,还是解决就业?
三十年的广告教育始终无法回避如下问题:广告学科地位不高,目前仍然在新闻学下,在学科建设方面得不到高层次的认同,高校教育的管理者对广告学科的建设没有给予全力的支持;专业师资不足,许多教师缺乏广告专业实践经验,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因工作时间、学历关系和高校体制,不能到高校教授学生;行业发展日新月异,对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力法的灵活应变提出挑战,实践教学“无法回避业界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”
在人才培养方面,“通识教育”的呼声渐起。著名广告创意大师詹姆斯·韦伯·扬被誉为“通才杂学的广告人”,他在《怎样成为广告人》中提出,“通才”教育对广告人的充分发展最为紧要,无论这教育是得自校内或校外。那些称之为人文科学的学科,经常会是“通才”教育计划中的主要部分。我只能说:你越是能以人文科学强化你的心智,你就越能电通集团在支持中国广告教育的发展方面,作出了重要贡献。“电通·中国广告教育高端论坛”启动于2011年,旨在通过日本电通公司与中国广告育专家,就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领域所面临问题和对将来展望进行高水准、前瞻性的研讨和互动,“为拓展双方广告人才视野,提高国内广告教学水平,探索广中国广告教育和广告行业发展之路,提供鲜活的素材和启示。